当前位置:首页->政务公开->政府信息公开-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->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
【信息时间:2025-07-31 发布机构:馆陶县教育体育局 】
李海强代表:
您提出的关于“加强馆陶县中小学劳动教育”的建议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已开展的工作及成效
(一)政策制度逐步完善
为切实加强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,我局研究制定了《馆陶县教育体育局2025年度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。方案要求各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,构建具有加县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。同时,建立了劳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,将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体系,确保劳动教育工作落地见效。
(二)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
独立课程设置:全县各中小学均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,开足开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,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课时。部分学校还结合自身特色和学生需求,开发了校本劳动教育课程。
学科融合渗透:鼓励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元素,如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劳动之美,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劳动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,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劳动实践探究活动等,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。
(三)实践基地建设稳步推进
校内实践场所: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空间,建设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。据统计,全县已有90%以上的学校建立了小型种植园、手工制作工坊等校内劳动实践场所,为学生提供了日常劳动实践的平台。
校外实践基地:积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资源,与县内的馆陶县陶漆工艺厂、邯郸市勇振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,共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个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基地开展参观学习、实践体验等活动,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特点和价值。
(四)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
专业培训:将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,定期组织劳动教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、教学研讨等活动,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。
兼职教师补充:为解决劳动教育师资短缺问题,各学校聘请了具有丰富劳动实践经验的家长、工匠、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兼职劳动教育教师,充实了劳动教育师资队伍。
(五)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形成
家长学校引导:通过家长学校、家长会等形式,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,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,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安排适当的家务劳动,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。
社区资源整合:加强与社区的合作,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,如社区环境卫生清扫、关爱孤寡老人等,让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劳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同时,社区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提供了场地、设备等方面的支持。
二、针对建议的落实措施
(一)针对“加大劳动教育经费投入”的建议
积极争取财政支持:我局将进一步加大与县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,积极争取增加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经费投入,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,用于改善劳动教育设施设备、建设实践基地、开展师资培训等。
拓宽经费筹集渠道: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、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。同时,探索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共同承担的劳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,为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经费保障。
(二)针对“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”的建议
拓展劳动教育内容:结合本县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,深入挖掘乡土文化、传统技艺、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劳动教育资源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项目。例如,开展粮画制作、黑陶制作等劳动教育活动,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过程中,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。
创新劳动教育形式: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载体。如开发线上劳动教育课程,利用虚拟现实(VR)、增强现实(AR)等技术,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场景;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研学旅行活动,组织学生到科技馆、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,拓宽学生的视野。
(三)针对“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”的建议
完善教师培养体系:在名师工作室中建设馆陶县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,加强劳动教育师资的源头培养。同时,制定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,明确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,为教师提供系统的专业发展指导。
建立激励机制: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,在职称评定、评优评先、绩效考核等方面,对劳动教育教师给予适当倾斜,提高劳动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。
(四)针对“强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”的建议
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:构建以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,涵盖劳动观念、劳动能力、劳动精神、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方面的多元化评价体系。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,全面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效。
加强评价结果应用:将学生劳动教育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作为学生评优评先、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。同时,将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、评优评先挂钩,督促学校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工作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建设
进一步优化劳动教育课程设置,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,打造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精品劳动教育课程。同时,推动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,形成全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良好局面。
(二)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
加大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投入,完善基地设施设备,提高基地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。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,加强对实践基地的考核评估,确保实践基地安全、有序、高效运行。
(三)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
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,加强学校与家庭、社区的沟通与合作,形成劳动教育合力。定期开展家校社劳动教育交流活动,分享劳动教育经验和成果,共同解决劳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(四)加强宣传引导
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,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典型经验,营造全社会关心、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。开展劳动教育宣传周、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,弘扬劳动精神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
再次感谢您对馆陶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。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,不断改进工作方法,加大工作力度,努力推动我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