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->政务公开->政府信息公开->法定主动公开内容->重点领域公开->乡村振兴
【信息时间:2013-05-15 发布机构:系统管理员 】
市扶贫办转发省扶贫办《关于对部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进行验收的通知》后,馆陶县扶贫办于3月1日将《通知》上报县委、县政府有关领导,并迅速召开了主任办公会,认真传达、学习了《通知》精神,明确工作目标、分解落实工作任务,确保此次验收工作能够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。
一、严密组织
(一)领导重视。县委、县政府对重点村验收工作高度重视,及时召开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,对验收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。
(二)建立组织。一是成立了验收工作领导小组。由政府副县长杨卫兵任组长,扶贫办主任副组长,由扶贫办、财政局、统计局、发改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。二是共分成4个验收小组,由扶贫、统计、财政、农行、水利、交通、农林、畜牧、教育、发改等部门排调精干人员组成,并对验收组人员进行了培训,认真学习了《验收方案》。
(三)强化责任。要求各验收小组严格遵守工作纪律,严格按照《通知》精神逐项考核,做到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,决不能走过场。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包乡镇,确保集中时间、集中精力,圆满完成验收任务。
二、验收情况
(一)确定验收对象。按照《关于对部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进行验收的通知》要求,确定本次验收活动对象,即列入2012年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的7个重点村,包括路桥乡张官寨,王桥乡南孙店东、和尚寨,南徐村乡南徐村,馆陶镇赵沿村,魏僧寨镇陈庄,房寨镇中孟良寨。
(二)明确验收程序。根据省、市通知要求,馆陶县在验收过程中遵循“实事求是、客观公正”的原则,首先深入到重点村贫困户家中调查走访,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情况;其次是召集群众代表、干部代表进行座谈,听取他们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建议;再次是查阅项目资金管理账户,项目实施合同和项目验收报告等有关文件、档案、资料;最后由验收小组对验收总体情况进行汇总评分。
(三)实际验收情况。一是按照扶贫开发政策落实产业项目。接受验收的7个重点村全部建立了产业增收项目,如中孟良寨、和尚寨、赵沿村发展了蔬菜种植项目,新增蔬菜种植面积80余亩,张官寨发展了肉鸭养殖项目,建设肉鸭养殖大棚20栋,年可出栏肉鸭80余万只,南孙店东、南徐村、陈庄发展了蛋鸡养殖项目,新增蛋鸡存栏20余万只,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,农民增收;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。围绕产业项目,认真实施了与周转项目相配套的水、路项目。打井配套13处,新修道路15公里,在基层建设年活动中,7个受帮扶村还分别建起了卫生室、图书室、“两委”办公室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。三是贫困村班子建设得到加强。我县按照“德才兼备、群众公认”原则,通过内选、外返、上派,对重点村班子进行充实调整。将那些政治文化素质高、组织领导能力强、事业心责任感强的人才选进班子,强化了贫困村班子建设。为提高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,县扶贫办分批组织37个重点村支部书记进行扶贫政策、农村经济管理、农业科技、农村支部建设等方面的培训,并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,使之开阔了眼界,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。
(四)验收得分情况。通过对各村实际情况的调查和了解,验收人员按照《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验收评价表》对各村进行了逐项评价。各村得分情况如下:张官寨85分,南孙店东82分,和尚寨79分,南徐村89分,赵沿村89分,陈庄82分,中孟良寨87分。
经过统计,所有接受验收的7个村得分均在90分以下,没有达到脱贫出列的标准。
三、存在的问题
(一)本次接受验收的重点村虽然在整村推进规划上取得了明显进展,但各方面指标还不高,因灾、因病、因学、因婚返贫现象严重。
(二)重点村水、桥、路等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,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薄弱,仅靠重点村自身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,重点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短期内不能解决,薄弱的基础设施影响了重点村经济的发展,对脱贫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制约作用。